我的山河大学梦
逆流的鲑鱼:当“无用之学”在山河大学悄然苏醒
发布时间 : 2023-12-29
作者 : 山河大学编辑
访问数量 : 21
扫码分享至微信

山河大学的服务器昼夜不停地吞吐着数据,那些关于“成功学”、“速成法则”、“应试宝典”的课程访问量高居榜首,数字洪流沿着既定轨道轰鸣向前。然而,在众人逆流奔赴实用主义的彼岸时,一股微弱的支流正悄然转向——有人开始在这所虚拟大学里,固执地修建着供奉“无用之学”的暗室。

第一间暗室,由一位网名为“麦田里的卡夫卡”的工科生创建。他的专业是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,前程似锦。可他在完成所有必修课业后,却悄悄在山河大学的匿名论坛开设了一门《荒诞派戏剧中的沉默美学》。没有学分,不计课时,他只是在每个周三深夜,对着空荡荡的虚拟教室,讲解《等待戈多》里那棵树的象征意义。起初,听众只有系统自动分配的三个机器人账号。直到第三周,一个来自河南某生产线、ID叫“生锈的螺丝钉”的账号默默进入,在聊天框里打出一行字:“原来不止我一个人,在流水线上思考存在的意义。”

第二间暗室,藏在美食鉴赏区的深处。一位ID“地质锤”的用户上传了他的“岩石烘焙”作品——用不同矿物粉末制作的、完全不可食用的“蛋糕”。他在帖子中写道:“这是用页岩粉模拟的巧克力层,这是方解石碎屑仿制的糖霜。当我研磨这些岩石时,仿佛触摸到了大地的时间维度。”评论区最初满是“这有什么用”的质疑,直到某天,一个刚经历考研失败的女生留言:“谢谢你的‘石头蛋糕’,它让我想起在人类尺度之外,还存在另一种更漫长的坚守。”

这些看似荒唐的“无用之学”,如同数字废墟里长出的菌类,在主流价值的阴影处悄然蔓延。有人在“量子物理与宋词格律的跨时空对话”房间里彻夜长谈;有人建立了“失败者博物馆”,专门陈列那些充满瑕疵但饱含真情的第一次尝试;更有匿名者开设“星空下的形而上学”,参与者必须关闭摄像头,只凭声音讨论康德与《庄子》。

这股潜流的涌动,并非对实用主义的全然反叛,而是一种深层次的自我救赎。当整个社会都在强调“学以致用”,当每一个选择都被放在功利的天平上称量,这些“无用之学”成了精神呼吸的狭小窗口。那个学习人工智能的工科生,在讲解荒诞派戏剧时,或许正是在为他被算法精确规划的人生,寻找一个意外的出口;那个在生产线上的青年,在讨论沉默美学时,其实是在为自己无法言说的苦闷,寻找一个哲学的容器。

更耐人寻味的是,这些“无用”的暗室,常常成为最具创造力的温床。一位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,在参与了“昆虫翅膀结构与古典园林窗棂设计”的讨论后,设计出新型的仿生通风系统;那个制作“岩石蛋糕”的地质爱好者,他的创意后来被一家艺术机构看中,发展成为探讨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装置艺术。

山河大学的校长——如果真有这样一位校长——或许会默默注视着这些暗室的生长。他既不会大力鼓吹,也不会强行取缔。因为他知道,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,既需要向阳而生的参天大树,也需要在腐木上安静生长的苔藓。这些“无用之学”的暗室,正是这片数字丛林里不可或缺的腐木与苔藓。

如今,当你深夜漫游在山河大学的虚拟校园,可能会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,发现一扇标记着“此地无用的门。推开门,或许会看见一群身份各异的人,正在认真地讨论着一个“毫无用处”却闪闪发光的问题。他们像逆流而上的鲑鱼,不为抵达某个实用的目的地,只为完成内心深处那场必须完成的、回归本源的洄游。

文 | 洄游的鲑鱼

管理员:100865332
net@shanhe.team
山河·四省
©2023-2025  山河学院 - 我的山河大学梦  版权所有.All Rights Reserved.  
网站首页
电话咨询
微信号